SPSSPRO,让数据分析更简单,问卷调查类数据分析不再愁 产品介绍 帮助中心 客户端
微信登录
  • 产品简介

  • 我的数据

  • PRO绘图

  • 数据处理

  • 数据分析

    • 描述性分析

    • 问卷分析

    • 综合评价

      • 层次分析法(AHP专业版)
      • 因子分析(探索性)
      • 数据包络分析
      • 模糊综合评价
      • 优劣解距离法(TOPSIS)
      •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(RSR)
      • 耦合协调度
      • 层次分析法(AHP简化版)
      • 熵值法
      • CRITIC权重法
      • 独立性权系数法
      • 变异系数法
        • 1、作用
        • 2、输入输出描述
        • 3、案例示例
        • 4、案例数据
        • 5、案例操作
        • 6、输出结果分析
        • 7、注意事项
        • 8、模型理论
        • 9、手推步骤
          • Step 1:均值($\bar{X}_i$)计算
          • Step 2:标准差($\sigma_i$)计算
          • Step 3:变异系数($V_i$)计算
          • Step 4:权重($W_i$)计算
        • 10、参考文献
      • 灰色关联分析
      • 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(VIKOR)
      • 解释结构模型(ISM)
    • 差异性分析

    • 相关性分析

    • 预测模型

    • 统计建模

    • 计量经济模型

    • 医学统计模型

    • 机器学习分类

    • 机器学习回归

    • 规划求解

    • 研究模型

    • 信号分析

    • 自定义算法

    • 质量检测

变异系数法

操作视频
SPSSPRO教程-变异系数法

# 1、作用

变异系数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。其根据各评价指标当前值与目标值的变异程度来对各指标进行赋权,当各指标现有值与目标值差距较大时,说明该指标较难实现目标值,应该赋予较大的权重,反之则应该赋予较小的权重,其原理较为简单,通常用于专家评价打分的差异分析。

# 2、输入输出描述

输入:至少两项或以上的定量变量。
输出:输入定量变量对应的权重值。

# 3、案例示例

案例:比如对拥有的 6 个科室的 8 项考核指标进行权重分析,得到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占比。

# 4、案例数据


变异系数法案例数据

# 5、案例操作


Step1:新建分析;
Step2:上传数据;
Step3:选择对应数据打开后进行预览,确认无误后点击开始分析;

step4:选择【变异系数法】;
step5:查看对应的数据数据格式,【变异系数法】要求变量为定量变量,且至少有两项;
step6:点击【开始分析】,完成全部操作。

# 6、输出结果分析

输出结果 1:权重分析计算结果

项 平均值 标准差 CV 系数 权重
X1 95.833 10.206 0.106 20.7%
X2 96.667 5.164 0.053 10.4%
X3 90.517 10.698 0.118 23.0%
X4 97.333 6.532 0.067 13.1%
X5 91.667 4.082 0.045 8.7%
X6 98.333 4.082 0.042 8.1%
X7 99.067 2.286 0.023 4.5%
X8 97.617 5.838 0.06 11.6%

图表说明:上表展示了变异系数法的权重计算结果,根据结果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。
● 指标变异性为标准差,标准差越大则权重越大;
●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:变异系数 CV=(标准偏差 SD/平均值 Mean)×100%,变异系数是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。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全距、平均差或标准差与平均数对比得到的;
● 权重是信息量的归一化
分析:变异系数法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,X1 的权重为 20.713%、X2 的权重为 10.39%、X3 的权重为 22.988%、X4 的权重为 13.052%、X5 的权重为 8.662%、X6 的权重为 8.075%、X7 的权重为 4.488%、X8 的权重为 11.632%,其中指标权重最大值为 X3 (22.988%),最小值为 X7 (4.488%)。可以认为在使用变异系数法对医院六个科室的考评过程中,X3 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,X7 是最不重要的考核指标。
输出结果 2:指标重要度直方图

图表说明:可选择直方图、折线图、条形图、饼图四种方式对变异系数法计算出的比重进行可视化。上图以直方图为例。

# 7、注意事项

  • 变异系数法当变量之间在类型和量纲上有较大出入的时候,需要首先进行类型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;

# 8、模型理论

变异系数法的应用,首先应将各个变量的实际值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,然后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烤制后锅巴的综合评分,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:


式中:Vi 为第 i 项指标的变异系数;σi 为第 i 项指标的标准差;Xi 为第 i 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。
各变量的权重的计算公式如下:

# 9、手推步骤

# Step 1:均值(X¯i)计算

公式:

X¯i=∑k=16Xi,k6

示例计算:
数据:100, 100, 75, 100, 100, 100

X¯1=100+100+75+100+100+1006=5756≈95.833

# Step 2:标准差(σi)计算

公式:

σi=∑k=16(Xi,k−X¯i)2n−1

示例计算:
差值平方和:

(4.167)2×5+(−20.833)2=17.36×5+433.33≈520.13

方差:

520.135≈104.026

标准差:

σ1=104.026≈10.206

# Step 3:变异系数(Vi)计算

公式:

Vi=σiX¯i

示例计算: X1 的变异系数

V1=10.20695.833≈0.106

# Step 4:权重(Wi)计算

计算总变异系数:

∑Vi=0.106+0.053+0.118+0.067+0.045+0.042+0.023+0.06=0.514

归一化权重:

Wi=Vi∑Vi×100%

示例计算:X1 的权重

W1=0.1060.514×100%≈20.713%

完整计算结果表:

# 10、参考文献

[1] Scientific Platform Serving for Statistics Professional 2021. SPSSPRO. (Version 1.0.11)[Online Application Software]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spsspro.com.
[2]刘盼盼,任广跃,段续,李琳琳,赵路洁,任星,苗峻伟.基于变异系数法对不同干燥方式白萝卜品质及风味的评价[J/OL].食品与发酵工业:1-11[2022-03-31].DOI:10.13995/j.cnki.11-1802/ts.029017.

建议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