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色预测模型GM(1,1)
# 1、作用
灰色预测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。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,即进行关联分析,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,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,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,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状况。
# 2、输入输出描述
输入:1个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变量
输出:灰色预测的拟合预测结果
# 3、案例示例
案例:基于某杂志 2006-2021 年某产品的年销售量,使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销售量进行预测。
# 4、案例数据
灰色预测模型案例数据
# 5、案例操作
Step1:新建分析;
Step2:上传数据;
Step3:选择对应数据打开后进行预览,确认无误后点击开始分析;
step4:选择【灰色预测模型】;
step5:查看对应的数据数据格式,【灰色预测模型】要求输入1个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变量。
step6:选择向后预测的期数。
step7:点击【开始分析】,完成全部操作。
# 6、输出结果分析
输出结果 1:级比检验结果表
索引项 | 原始值 | 级比值 | 平移转换后序列值 | 平移转换后级比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06 | 153.1 | - | 162.1 | - |
2007 | 159.2 | 0.962 | 168.2 | 0.964 |
2008 | 162.3 | 0.981 | 171.3 | 0.982 |
2009 | 159.1 | 1.02 | 168.1 | 1.019 |
2010 | 155.1 | 1.026 | 164.1 | 1.024 |
2011 | 161.2 | 0.962 | 170.2 | 0.964 |
2012 | 171.5 | 0.94 | 180.5 | 0.943 |
2013 | 168.4 | 1.018 | 177.4 | 1.017 |
2014 | 180.4 | 0.933 | 189.4 | 0.937 |
2015 | 201.6 | 0.895 | 210.6 | 0.899 |
2016 | 218.7 | 0.922 | 227.7 | 0.925 |
2017 | 247 | 0.885 | 256 | 0.889 |
2018 | 253.7 | 0.974 | 262.7 | 0.974 |
2019 | 261.4 | 0.971 | 270.4 | 0.972 |
2020 | 273.2 | 0.957 | 282.2 | 0.958 |
2021 | 279.4 | 0.978 | 288.4 | 0.979 |
图表说明:上表格展示了序列值和级比值。若所有的级比值都位于区间(e^(-2/(n+1)), e^(2/n+1))内,说明数据适合模型构建。若不通过级比检验,则对序列进行“平移转换”,从而使得平移转换后序列满足级比检验。 由上表可知,原序列至少有一个级比值不位于区间(0.889, 1.125)内,此时应对原序列进行平移转换,spsspro 自动搜索到 c=9,令原序列都加上 9 构成平移转换后的序列,平移转换后的序列的级比值都位于位于区间(0.889, 1.125),因此平移转换后的序列适合构建灰色预测模型。
输出结果 2:灰色模型构建
发展系数 a | 灰色作用量 b | 后验差比 C 值 |
---|---|---|
-0.049 | 135.856 | 0.063 |
图表说明
:上表格展示了发展系数、灰色作用量、后验差比值。由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可以构建灰色预测模型。
● 发展系数表示数列的发展规律和趋势,灰色作用量反映数列的变化关系;
● 后验差比值可以验证灰色预测的精度,后验差比值越小,则说明灰色预测精度越高;
● 一般后验差比值 C 值小于 0.35 则模型精度高,C 值小于 0.5 说明模型精度合格,C 值小于 0.65 说明模型精度基本合格,如果 C 值大于 0.65,则说明模型精度不合格。
从上表分析可以得到,后验差比值为 0.063,说明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精度高。
输出结果 3:二阶差分图
索引项 | 原始值 | 预测值 | 残差 | 相对误差(%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06 | 153.1 | 153.1 | 0 | 0 |
2007 | 159.2 | 138.34 | 20.86 | 13.103 |
2008 | 162.3 | 145.713 | 16.587 | 10.22 |
2009 | 159.1 | 153.455 | 5.645 | 3.548 |
2010 | 155.1 | 161.584 | -6.484 | 4.181 |
2011 | 161.2 | 170.121 | -8.921 | 5.534 |
2012 | 171.5 | 179.085 | -7.585 | 4.422 |
2013 | 168.4 | 188.497 | -20.097 | 11.934 |
2014 | 180.4 | 198.38 | -17.98 | 9.967 |
2015 | 201.6 | 208.758 | -7.158 | 3.55 |
2016 | 218.7 | 219.655 | -0.955 | 0.436 |
2017 | 247 | 231.097 | 15.903 | 6.438 |
2018 | 253.7 | 243.112 | 10.588 | 4.173 |
2019 | 261.4 | 255.728 | 5.672 | 2.17 |
2020 | 273.2 | 268.976 | 4.224 | 1.546 |
2021 | 279.4 | 282.886 | -3.486 | 1.248 |
图表说明:上表展示了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结果表。相对误差值越小越好,一般情况下小于 20%即说明拟合良好。总的来说,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 5.155,意味着模型拟合效果良好。
输出结果 4:模型拟合预测图
图表说明:上图展示了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预测图。
输出结果 5:模型预测结果表
预测阶数 | 预测值 |
---|---|
1 | 297.492910439797 |
2 | 312.83048067222353 |
3 | 328.9355761968209 |
图表说明:上表展示了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表。
# 7、注意事项
- 灰色预测模型适用于少量数据时使用(比如 20 个以内),大量数据时不适合。
- GM(1,1)模型仅适用于中短期预测,不建议进行长期预测。
# 8、模型理论
GM(1,1)预测模型的简要原理是指:首先利 用累加的技术使数据具备指数规律,然后建立一 阶微分方程并对其求解,将所求结果再累减还原, 即为灰色预测值,从而对未来进行预测 。 步骤 1:在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之前必须要保障 建模方法的可行性,即需要对已知的原始数据进行级比检验 。 设初始非负数据序列为





步骤 2: 构建数据矩阵 B 及数据向量 Y ,分别为
步骤 3: 建立模型并求解生成值与还原值。 依据公式求解, 可得到预测模型
# 9、参考文献
[1] Scientific Platform Serving for Statistics Professional 2021. SPSSPRO. (Version 1.0.11)[Online Application Software]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spsspro.com.
[2] 邓聚龙. 灰色预测与灰决策[M]. 武汉: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,2002.